信息化赋能高质量发展——智慧医院建设研讨会在西藏拉萨召开
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多项政策,要求进一步发挥信息技术在现代医院建设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推进医疗、服务、管理“三位一体”的智慧医院建设。为进一步探讨如何更好地应用创新技术提升医院的临床、科研和管理水平,加快实现医疗机构数字化、智慧化转型,由《中国卫生信息管理杂志》社主办、东华医为科技有限公司协办的智慧医院建设研讨会于7月21日在西藏拉萨召开。
会议聚焦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医院数字化升级与高质量发展、智慧医院建设解决方案等热点议题,邀请了多位在医疗信息化领域有着深厚造诣的专家学者和行业前沿人士进行主题演讲,旨在通过学习与交流,共同促进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国家卫生健康委统计信息中心副主任胡建平、西藏自治区卫生信息中心主任丹增朗杰分别为本次大会开幕致辞。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石锐、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刘小红、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辛海燕、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赵文睿等行业专家在会议论坛进行了精彩演讲。
01
信息化建设赋能智慧服务创新发展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信息中心主任石锐分享了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在医院智慧服务领域的建设与探索。
石锐介绍到,面对当前我国医疗服务存在的医疗资源分布不均、医疗质量参差不齐、诊疗服务效率差异大等挑战,华西医院推进专病医联体建设,创新多学科、全生命周期诊疗模式,深化电子病历建设与应用,以患者体验为中心全面创新模式、优化流程为思路,围绕"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分别从“健全医疗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提高诊疗效率”三个维度,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逐步构建优质高效的华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石锐指出,数字化转型、智慧化建设,是一项一定能够为公立医院发展带来效能的红利。提升效率,降低成本,这是推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涵,信息化建设是实现这一内涵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不断涌现,也将不断改变医院服务模式与电子病历建设内涵,最终,让老百姓得到更好的优质医疗服务,得到更好的就医体验。
02
东华医为智慧医院解决方案
深耕医疗信息化行业24年,东华医为在智慧医院解决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解决方案经验。在此次论坛,东华医为副总裁黄红霞从智慧医疗、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三个维度,就东华医为智慧医院解决方案进行了汇报。
● 面向医护人员的智慧医疗:应用更简便,提升工作效率
作为东华医为最新版HIS系统的iMedical HO 9.0,具备统一与融合、专业化、智能化、信创与安全四大特征。
1)构建了新的HIS统一门户,实现作业一体化和系统一体化,让医护人员在同一界面可以处理所有工作内容,并且打破系统间壁垒,实现系统间无缝对接,不管后台运行多少系统,医护人员感觉就在使用同一套系统。
2)根据不同专科不同特色建立了符合其专科特色的多个解决方案。方案包括孕产妇管理、院前急救管理、营养膳食管理、化疗管理、辅助生殖专科等。
3)融合了东华医为自2016年开始的AI应用,即临床诊断辅助(CDSS)、病历内涵质控、VTE、合理用药、DRG、DIP等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知识图谱的应用系统,更好的辅助医护人员开展工作。
4)与飞腾、海光、浪潮、联想、麒麟、统信、人大金仓等完成了信创适配工作。
● 面向患者的智慧服务:就医更高效便捷
东华医为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前沿技术,致力于构建院内院外、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医疗服务新型模式,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患者少跑路。
诊前环节提供在线建档、智能导诊、分时预约、车位预约等功能;诊中环节提供人脸识别扫码报道、推送科室位置信息就诊路径自动规划、就诊全流程推送提醒信息、报告查看费用查询等功能;诊后环节提供智慧随访健康管理、药品配送服务、病案复印等功能。
● 智慧管理
智慧管理正逐渐成为未来医院信息化建设和考核的重点。东华医为智慧管理解决方案通过医院全生产要素的完整表达,将生产要素与业务流程进行完整的精准匹配,近而完成每一个业务环节中生产要素使用与消耗的全部记录,实现业务与资源的完美融合,为提高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及经营决策提供最真实最可信数据,助力医院实现“向精细化管理要效益”的目标。
除了在业务需求上用IT系统满足医护人员、患者和医院管理者外,东华医为还开发了各类医院考评自评系统,包括电子病历评级自评系统、智慧服务评级自评系统、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指标平台以及医疗质量综合监管平台等,将国家对医院的信息化考核标准融入系统中,随时随地能提示标准的执行情况。
03
医院信息化建设探索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信息处处长刘小红介绍了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做出的步步实践与探索。
刘小红首先对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现状做了介绍。他指出,医院当前在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完整性、系统化上存在不足,与同期内地同级医院信息化水平差距较大,急需对医院整体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调研分析和深度细化,进行顶层设计和统一规划,制定分步实施和阶段跟踪保障机制,扭转医院信息化建设被动和信息化支撑能力不足的局面。
下一阶段,医院将围绕《国家医院信息化建设标准》、《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卫生健康信息基本数据集编制标准》等规范,围绕《“十四五”卫生健康标准化工作规划》、西藏自治区《“十四五”卫生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医院《“十四五”信息化规划》目标要求,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开展信息化顶层设计,通过整体规划、分布实施、阶段跟踪,稳步推进数字化智慧医院信息化建设。强调信息规范性、信息服务方便性、信息系统实用性、信息管理可及性,改造或重建HIS、EMR系统,补充建设缺失系统,建设数据集成平台和数据中心,建设营运平台,以评促建,达到互联互通测评(四甲)、电子病历应用水平评级(5级)、智慧服务3级相关要求,提升智慧医疗、智慧管理、智慧服务能力。
04
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深信服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总监卞福奇介绍了新一代医院数据中心的建设实践与探索。
卞福奇指出,随着医疗行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业务的变化,导致医院IT架构的变更,如何适配业务发展成为架构选择重点,医院需要一个持续演进业务架构、稳定承载应用架构、融合安全基础架构的新的一代数据中心。
深信服从安全合规的云化路径,业务驱动的IT架构设计,主动出击、持续防护三个思路出发,颠覆传统模式,构建超融合架构,实现“1+1+N ”的医院数据中心建设。
深信服产品与东华医为HIS深度适配,产品结合成熟度高,双方已完成信创适配,且双方联合解决方案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保定市第七医院等全国多家医疗机构上线。
05
多院区HIS升级实践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信息管理部主任辛海燕介绍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在多院区HIS升级领域总结的经验与成效。
辛海燕首先介绍了医院情况,她指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目前有五个院区,分别为市南院区、崂山院区、西海岸院区、市北院区和平度院区,是典型的多院区管理模式。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与东华医为通力合作,在一周时间内,完成了市南院区、市北院区、西海岸院区、崂山院区,四大院区涵盖门诊、急诊、住院系统的平稳上线。
在多院区上线经验部分,辛海燕总结道,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坚持升级原则,即:升级不中断业务、升级不大改流程、升级不治理数据;其次,秉承“一把手”工程理念,做到院领导决策层思想统一,职能部门执行层贯彻落实,信息部门把握节奏;第三,做好需求管控,临床高级用户承担需求分析、系统测试及用户培训等工作;第四,利用短视频培训形式,方便医护人员随时学习了解新系统;第五,做好告知,上线前10天起,每日给患者推送短消息,所有HIS工作站统一更换壁纸,提示医护人员系统升级时间。
06
高质量发展要求下的信息科建设思路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信息中心主任赵文睿介绍了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要求下,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西藏医院在信息科能力建设上探索的思路与取得的成果。
赵文睿首先介绍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他指出,2021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指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指导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核心是实现“三个转变、三个提高”,即,发展方式: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提高医疗质量;管理模式:从粗放管理转向精细管理,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效率;资源配置:从投资医院发展建设转向人力资源发展,提高人的积极性。
赵文睿指出,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信息科应当以医院的战略规划为目标,以用户为核心,构建稳定高效的信息化平台,满足业务的多样性发展;以技术与管理为基石,建立高效的信息服务支撑体系,实现IT与业务的深度融合。在工作内容方面,主要围绕四高开展,即高质量需求、高质量供给、高质量保障、高质量治理。
通过此次会议,来自全国顶尖的医院信息化建设精英们与西藏地区的医疗机构管理、建设者进行了深入交流,分享了更为先进、优秀的技术与管理经验,传递了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进程中破局的思路与智慧。
希望通过此次研讨会的召开,能够加速西藏地区医疗机构数字化转型升级进程,进一步提升医疗机构的服务水平、服务质量与管理效能,让智慧医疗扎根雪域高原,为藏区群众健康福祉保驾护航,谱写西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